诗篇31与信靠现实的呼召 诗篇31是大卫发自内心的呼喊,他是一个身陷危险、背叛和绝望的人,却紧紧抓住上帝同在与真理的不可动摇的现实。这篇诗篇的话语穿越了几个世纪,触动每一个面对逆境或感受到被拒绝刺痛的人。然而,超越其直接背景,诗篇31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上帝是所有现实的创造者,信靠祂就是与真实、永恒和不可动摇的事物保持一致。拒绝这一点就是迷失在欺骗中,生活在虚妄的阴影中,羞于支撑我们的现实本身。这篇评论探讨了诗篇的历史根源、其更深的智慧、与耶稣作为真理化身的联系,以及对所有人拥抱现实而非黑暗的迫切呼召。 诗篇31(新国王詹姆斯版)献给乐长。大卫的诗。1 耶和华啊,我投靠你;愿我永不羞愧;凭你的公义拯救我。2 求你侧耳听我,快快拯救我;作我避难的磐石,拯救我的坚固堡垒。3 因为你是我的磐石,我的堡垒;因此,为你的名,引导我,指引我。4 求你救我脱离他们为我暗设的网罗,因为你是我的力量。5 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耶和华真理的上帝啊,你已救赎我。6 我恨恶那些崇拜无用偶像的人;但我信靠耶和华。7 我要因你的慈爱欢喜快乐,因为你顾念我的患难,知道我灵魂的困苦,8 没有将我交在敌人手中;你使我的脚站在宽阔之地。9 耶和华啊,求你怜悯我,因为我身处患难;我的眼睛因悲伤而衰弱,是的,我的灵魂和身体也是如此!10 因为我的生命耗尽于悲伤,我的年日消逝于叹息;因我的罪孽,我的力气衰竭,我的骨头也衰弱了。11 我在所有敌人中成了羞辱,尤其在我的邻居中,对我的熟人也成了可憎;在外面看见我的人都逃避我。12 我被遗忘,如同死人,无人记念;我就像一个破碎的器皿。13 因为我听见许多人的毁谤;恐惧四面环绕;他们一同商议攻击我,他们图谋要夺我的性命。14 至于我,我信靠你,耶和华;我说:“你是我的上帝。”15 我的时日都在你手中;求你救我脱离敌人的手,和那些迫害我的人。16 求你使你的脸光照你的仆人;因你的慈爱救我。17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使我羞愧,因为我呼求你;愿恶人羞愧;愿他们在坟墓中寂静。18 愿那说狂傲和轻慢之言,骄傲地攻击义人的谎言之唇被封住。19 你的良善何其大,你为敬畏你的人存留,为信靠你的人在世人面前预备!20 你必将他们藏在你同在的隐秘处,免受人的阴谋;你必在帐幕中暗暗保护他们,免受舌头的争竞。21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在坚固的城中向我显出他奇妙的慈爱!22 我在急忙中说:“我被割断,不在你眼前”;然而,当我向你呼求时,你却听见了我恳求的声音。23 你们这些圣徒啊,要爱耶和华!因为耶和华保护忠信的人,并加倍报应骄傲的人。24 你们盼望耶和华的人,要刚强,祂必坚固你们的心。 从历史上看,诗篇31被认为是大卫所作,可能是在他经历强烈个人危机时写成的。学者们认为,这可能与他被扫罗迫害或他儿子押沙龙叛乱有关,这两个时期都充满了背叛、诽谤和致命的危险。“暗设的网罗”(第4节)和敌人图谋夺他性命(第13节)的意象反映了大卫宫廷中的政治和个人阴谋。短语“恐惧四面环绕”(第13节)与耶利米在**耶利米书6:25(新国王詹姆斯版)**中的哀叹相呼应:“不要出到田野,也不要行在路上,因为有敌人的刀剑,恐惧四面环绕。”这表明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表达,描述压倒性的威胁。大卫的世界是一个信任稀缺的世界,偶像——虚假的神或人的计谋——提供了短暂的安全感。然而,他将自己锚定在“真理的上帝耶和华”(第5节)上,这个称号强调了上帝在敌人欺骗中不变的现实。 诗篇31的更深真理在于它描绘了上帝作为现实本身的创造者。大卫的信任不是基于短暂的环境或人的盟友,而是基于那位掌管“我时日”(第15节)并通过真理救赎的上帝。像大卫在第1节中恳求的那样,羞于信靠上帝,就是羞于现实——上帝亲手编织的存在之网。信靠偶像或人的计谋,如大卫在第6节中拒绝的,是拥抱虚妄,生活在经不起推敲的谎言中。这是一个普遍的智慧:每个人都面临选择,要么与真理保持一致,要么追逐影子。那些选择欺骗的人生活在黑暗中,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3:19-20(新国王詹姆斯版)**中所描述:“这就是定罪,因为光来到世上,人却爱黑暗过于光,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凡作恶的都恨光,不来就光,免得他的行为暴露。”黑暗不仅是道德的失败,而是拒绝看到上帝定义的现实。 耶稣是诗篇31对真理和救赎呼喊的终极实现。他在十字架上的话,“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路加福音23:46,新国王詹姆斯版:“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说了这话,就断了气”),呼应了第5节,揭示了他是那位即使在死亡中也完全信靠上帝现实的人。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新国王詹姆斯版:“耶稣对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是大卫所寻求的真理的化身。信靠耶稣就是信靠现实本身,因为他是万物借以被造的道(约翰福音1:3,新国王詹姆斯版:“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那些拒绝他的人,正如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所警告的,就像落在石头地上的种子,无法在真理中生根(马太福音13:5-6,新国王詹姆斯版:“有的落在石头地上,那里没有多少土;它们立刻发芽,因为土不深。但太阳出来后,它们被晒焦,因没有根就枯干了”)。这个比喻说明了肤浅的信仰在试炼中如何枯萎,就像诗篇31中那些信靠偶像而非上帝现实的人。 大卫祈求上帝的面光照(第16节),让人想起**民数记6:24-26(新国王詹姆斯版)**中的祭司祝福:“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这光照的脸是上帝的恩典,在耶稣——“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12,新国王詹姆斯版:“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就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绝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中完全显现。那些生活在欺骗中,羞于现实的人,就像耶稣在恶园户比喻(马太福音21:33-41,新国王詹姆斯版)中描述的租户,拒绝地主的儿子,以为自己可以夺取葡萄园。他们的虚妄导致毁灭,正如大卫祈求恶人被沉默(第18节)。然而,诗篇31不仅是反对敌人的呼喊,也是希望的呼召。大卫从绝望到赞美的转变(第19-24节)呼应了耶稣在芥菜种比喻(马太福音13:31-32,新国王詹姆斯版:“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但长起来后,却比各样的菜更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中的应许。信靠上帝的现实,虽然起初微小,却成长为不可动摇的力量。 对于那些尚未看见,生活在黑暗和误解中的人,诗篇31是一盏明灯。他们不是被定罪的敌人,而是迷失的羊,正如耶稣在迷羊比喻(路加福音15:4-6,新国王詹姆斯版:“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中所描述。我们被呼召将真理带给他们,将基督现实的光芒照进他们的虚妄。这不仅是个人的旅程,也是共同的使命,正如大卫敦促:“你们这些圣徒啊,要爱耶和华!”(第23节)。活在真理中就是拒绝对现实的羞耻,拥抱上帝作为万有之源,并跟随耶稣作为道路、真理和生命。 因此,让我们成为真理之子,而不是欺骗和黑暗之子。选择上帝的现实,胜过世界的短暂谎言。信靠那位掌管你时日、通过真理救赎、并使他的脸光照你的人。将这真理带给那些仍然迷失的人,让他们也能走出阴影,进入基督永恒现实的光中。
Category: Bible Commentary
Psalm 31 and the Call to Trust in Reality
Psalm 31 is a heartfelt cry from David, a man caught in the throes of danger, betrayal, and despair, yet clinging to the unshakeable reality of God’s presence and truth. Its words resonate across centuries, speaking to anyone who has faced adversity or felt the sting of rejection. But beyond its immediate context, Psalm 31…
诗篇30:救赎与真理之歌
诗篇30大卫为献殿所作的诗歌。1 耶和华啊,我要尊崇你,因为你提拔了我,不让我的仇敌向我夸耀。2 耶和华我的神啊,我向你呼求,你就医治了我。3 耶和华啊,你从阴间救我的灵魂,使我存活,不至下入深渊。4 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向他歌颂赞美,因他的圣名而感恩。5 因为他的怒气不过片刻,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夜间虽有哭泣,早晨必有喜乐。6 我在安稳时曾说:“我永不动摇。”7 耶和华啊,因你的恩惠,你使我的山坚立稳固;你掩面不顾,我就惊惶。8 耶和华啊,我向你呼求,向你恳求:9 “我若下入深渊,我的血有何益处呢?尘土能赞美你吗?能宣扬你的真理吗?10 耶和华啊,求你垂听,怜悯我;耶和华啊,求你作我的帮助!”11 你将我的哀哭变为舞蹈,脱去我的麻衣,给我披上喜乐,12 使我的荣耀向你歌颂,不致缄默。耶和华我的神啊,我要永远感谢你。 这首归于大卫的诗篇承载着永恒的分量,是一首感恩与转变之歌,跨越世纪仍能引起共鸣。从历史上看,它与一个胜利的时刻相关——很可能是大卫的宫殿或圣殿的奉献,这是神对其立约子民信实的象征。大卫曾面对敌人、疾病和死亡的阴影,但神救赎了他。“殿”可能是他的宫殿或圣殿,是神与以色列同在的场所。这一背景将诗篇置于一个具体时刻:大卫,曾经是逃亡者,如今安稳站立,敌人被击败,生命得以恢复。“深渊”和“阴间”唤起了希伯来人对阴间的概念,一个沉默且与神隔绝的地方。大卫的救赎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灵性上的——从绝望和神圣审判中被拯救。 然而,诗篇30超越了大卫的故事,揭示了普世的真理。它展示了神作为现实的创造者,掌管生与死。第5节——“因为他的怒气不过片刻,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夜间虽有哭泣,早晨必有喜乐”——捕捉了深刻的智慧:苦难是真实的,但暂时的;神的怜悯长存。这不是立即解脱的承诺,而是一种视角的转变。哭泣的夜晚,无论是悲伤、疾病还是失败,都会迎来早晨。这一真理穿透了人类经历的黑暗,痛苦看似永恒。神的恩典,他的立约之爱,是所有人的锚,带来超越环境的希望。 诗篇还警告不要自恃。第6节中,大卫承认:“我在安稳时曾说:‘我永不动摇。’” 繁荣可能蒙蔽我们,滋生虚假的无敌感。但当神“掩面不顾”(第7节),大卫的信心崩塌。这是人类的普遍缺陷——信靠财富、地位或力量,而非神。这里的更深真理是谦卑:我们的安全不在于自己,而在于神的恩惠,使我们的“山坚立稳固”(第7节)。对于那些看不到这一点、依靠自己理解的人,他们活在一种黑暗中,被控制的幻觉所欺骗。箴言3:5-6(NKJV)呼应了这一点:“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否则,就是在误解中跌倒,错过了神是所有真理源头的现实。 诗篇30与耶稣的联系尤为生动,他体现了神最终的救赎。大卫从阴间被救赎,预示了基督的复活。在约翰福音11:25-26(NKJV)中,耶稣宣称:“我就是复活与生命。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耶稣是神将灵魂从深渊救出的应许的实现。他的死与复活将哀哭变为舞蹈(第11节),不仅为一个人,而是为所有信他的人。罪与羞耻的“麻衣”被救赎的“喜乐”取代。这种转变呼应了耶稣的浪子回头比喻(路加福音15:20-24,NKJV):“他还离得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欢乐起来。” 如同浪子的归回,诗篇30庆祝神恢复与喜乐的怜悯。 耶稣还直接与诗篇的赞美呼召相连。第4节——“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向他歌颂赞美,因他的圣名而感恩”——在基督里找到最终表达。希伯来书13:15(NKJV)敦促:“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 耶稣作为“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NKJV),是通往神的路径。拒绝他的人仍留在黑暗中,正如约翰福音8:12(NKJV)所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这黑暗不仅是无知,更是欺骗——拒绝看到耶稣所体现的真理。作为信徒,我们的使命是照亮这光,将理解带给那些迷失在误解中的人,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5:16(NKJV)所吩咐:“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诗篇第9节的恳求——“尘土能赞美你吗?能宣扬你的真理吗?”——强调了我们的目的:在活着时宣扬神的真理。这与耶稣的才干比喻(马太福音25:14-30)一致,仆人被委托资源为主人增值。埋藏才干的仆人,如同不能赞美的尘土,未能宣扬神的真理。我们被呼召用生命、声音来尊崇神,正如大卫在第12节所誓言:“我要永远感谢你。” 这是对抗黑暗的解药——活出真理与光之子的生命,反映神的怜悯和基督胜利的现实。 对于仍处黑暗中的人,诗篇30是一个邀请。世界提供欺骗——虚假的安全、短暂的快乐——但耶稣提供生命。我们作为真理的承载者,必须温柔却大胆地分享,帮助他人看到黑夜之后的早晨喜乐。选择做真理之子,而非欺骗与黑暗之子。踏入基督的光中,赞美提拔你的神,让你的生命向有需要的世界宣告他的真实。
Psalm 30: A Song of Deliverance and Truth
Psalm 30A Psalm. A Song at the dedication of the house of David.1 I will extol You, O Lord, for You have lifted me up,And have not let my foes rejoice over me.2 O Lord my God, I cried out to You,And You healed me.3 O Lord, You brought my soul up from the grave;You…
诗篇29:荣耀之声
将荣耀和力量归给耶和华,你们这些有能力的人,将荣耀和力量归给耶和华。将耶和华名下当得的荣耀归给他;在圣洁的荣美中敬拜耶和华。耶和华的声音在众水之上;荣耀的神发出雷声;耶和华在许多水之上。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耶和华的声音充满威严。耶和华的声音折断香柏树,是的,耶和华将黎巴嫩的香柏树劈开。他使它们像牛犊般跳跃,使黎巴嫩和西连像年轻的野牛。耶和华的声音分开火焰。耶和华的声音震动旷野;耶和华震动加低斯的旷野。耶和华的声音使母鹿生产,剥光森林;在他的殿中,众人齐声说:“荣耀!”耶和华坐在洪水之上为王,耶和华永远作王。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以平安赐福给他的百姓。(诗篇29,新钦定版) 诗篇29,相传为大卫所作,是一首充满神的声音威严的诗意赞美诗,生动地庆祝神圣的力量和主权。从历史角度看,这首诗可能出现在以色列被迦南文化包围的背景下,迦南人崇拜风暴神巴力,认为他掌管雷声、雨水和生育。大卫的话语将所有敬畏重新导向唯一的真神耶和华,他的音命令整个创造——水、香柏树、火焰和旷野。黎巴嫩的雄伟香柏树和加低斯的旷野的意象会引起古代读者的共鸣,唤起壮丽与荒凉之地,但这一切都在神的权柄面前俯首。第10节提到“洪水”,让人联想到诺亚时代的大洪水(创世记7:11-12,新钦定版:“在诺亚六百岁那年……大深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雨下了四十昼夜在地上”),强调神对混乱和审判的永恒王权。这首诗不仅是自然力量的颂歌;它宣告神是一切现实的创造者,是真理的源头,通过他的话语将秩序带入存在。 诗篇29的更深智慧在于它描绘了神的声音既可怕又赋予生命。它折断香柏树,震动旷野,却也“使母鹿生产”(第9节),展现了力量与温柔的平衡。对所有人来说,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现实并非随机或混乱,而是由一个有目的的神圣意志所掌管。神的声音不是单纯的声音;它是一股创造性的力量,维持生命并要求在“圣洁的荣美中”敬拜(第2节)。然而,许多人生活在黑暗中,被次等的“神”所欺骗——无论是古代的偶像如巴力,还是现代的追求如财富、地位或自我。约翰福音1:5(新钦定版)捕捉了这一点:“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却不明白光。”那些听不到神的声音作为真理的人迷失在误解中,追逐阴影而非现实的本质。耶稣作为“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新钦定版:“耶稣对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体现了这一神圣的声音。他是道成肉身(约翰福音1:14,新钦定版:“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看见了他的荣耀,正是父独生子的荣耀,充满恩典和真理”),是神真理的终极启示,呼召所有人从欺骗走向光明。 诗篇29与耶稣的联系深远。“耶和华的声音”在众水之上雷鸣,呼应了耶稣在马可福音4:39(新钦定版:“他起来,斥责风,对海说:‘平静!安静!’风就止住,大大平静了”)平息风暴的情景。正如神的声音统治创造,耶稣展示了超越自然的神圣权柄,证明他是真理的化身。诗篇要求在圣洁中敬拜,预示了耶稣在约翰福音4:24(新钦定版:“神是灵,敬拜他的人必须以灵和真理敬拜”)的教导。第11节承诺的平安在基督里得以实现,他在约翰福音16:33(新钦定版)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虽然诗篇29与耶稣的比喻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将神的声音描绘为光与力量的意象,与撒种的比喻(马太福音13:3-9)相呼应,其中神的道是撒在人心中的种子。有些人听见并结出果实,而其他在黑暗中的人让真理被夺走(马太福音13:19,新钦定版:“凡听见天国之道而不明白的,恶者就来,把撒在他心里的夺去了”)。诗篇呼召人认识神的荣耀,就像比喻邀请人听见并明白真理。 神作为真理和现实的创造者,通过诗篇29唤醒我们认识他的主权。耶稣作为真理和生命,弥合了人类与这一神圣现实之间的鸿沟,提供了脱离欺骗黑暗的道路。那些远离他的人在误解中跌跌撞撞,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8:12(新钦定版)警告:“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作为信徒,我们被呼召将这一真理带给迷失在黑暗中的人,正如诗篇29中殿中的声音齐呼“荣耀!”我们必须以大胆和爱心宣扬神的现实,邀请他人看见世界的真实面貌——在一个赐予力量与平安的王统治之下。这一使命呼应了马太福音5:16(新钦定版):“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29父。”活为真理之子,就是拥抱神的声音,跟随耶稣作为道路,拒绝短暂的黑暗谎言。让我们起来,不作欺骗之子,而是作光的承载者,呼召所有人敬拜那声音充满荣耀与恩典的神。
Psalm 29: The Voice of Glory
Give unto the Lord, O you mighty ones, Give unto the Lord glory and strength. Give unto the Lord the glory due to His name; Worship the Lord in the beauty of holiness. The voice of the Lord is over the waters; The God of glory thunders; The Lord is over many waters. The voice…
诗篇28:呼喊被听见,心灵欢欣
诗篇28是大卫所写,是对上帝的深情呼喊,融合了绝望、信靠和胜利的赞美。在新国王詹姆士版中,其内容如下: 诗篇28 我将向你呼求,耶和华 大卫的诗。 1 我将向你呼求,耶和华我的磐石:不要对我沉默,免得你对我沉默,我就如那些下到阴间的人一样。2 当我向你呼求,当我向你的圣所举手时,求你垂听我恳求的声音。 3 不要把我与恶人和作孽的人一同除掉,他们对邻舍口说和平,心里却怀着邪恶。4 按他们的行为,按他们恶行的罪孽报应他们;按他们手所做的,报应他们应得的。5 因为他们不顾耶和华的作为,也不顾他手的运行,他必拆毁他们,不建立他们。 6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听了我恳求的声音!7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盾牌;我的心信靠他,我就得帮助;因此我的心大大喜乐,我要用诗歌赞美他。 8 耶和华是他们力量,他是他受膏者的救赎避难所。9 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赐福你的产业;牧养他们,永远扶持他们。 大卫可能在个人或国家危机时写下这篇诗篇,或许是在被敌人追赶或面对背叛时,这在他作为战士国王的生活中很常见。从历史角度看,第1节中的“阴间”(原文为Sheol)是希伯来人对坟墓或死者领域的概念,象征无望之地。大卫恳求上帝不要沉默,反映了古代以色列人对神圣弃绝的恐惧,因为上帝的沉默意味着面对敌人或绝望时的脆弱。第2节中的“圣所”指向会幕,即上帝同在的居所,大卫在此象征性地举手祈祷。诗篇从哀叹到赞美的转变,反映了以色列人在上帝拯救后献上感恩的文化习俗,这在许多诗篇中都有体现。 然而,诗篇28不仅仅是历史文物;它揭示了适用于所有人的更深真理。大卫的呼喊展现了人类对与神圣连接的普遍渴望,渴望被听见。他称上帝为“我的磐石”,这是对混乱世界中稳定性的隐喻,提醒我们上帝是真理和现实的创造者,是我们短暂生命下不可动摇的基础。然而,大卫也直面邪恶的现实——那些“口说和平”却“心里怀着邪恶”的人(第3节)。这种虚伪是一个永恒的警告:外表的虔诚可能掩盖内心的欺骗。第4-5节中大卫对正义的恳求并非单纯的报复,而是承认那些拒绝上帝作为——他的创造、奇迹和道德秩序——的人选择了黑暗而非光明。他们生活在自欺中,对上帝在世上的作为视而不见。这与耶稣在约翰福音8:12中的话相呼应:“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那些忽视上帝真理的人在误解的世界中跌跌撞撞,切断了耶稣所提供的生命。 耶稣是诗篇28最深呼喊的应验。大卫恳求上帝垂听的呼声在基督里得到了终极回应,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通过耶稣,上帝从不沉默;他通过道成肉身的话语说话,向所有呼求他的人提供救恩。第8节中“受膏者”的“救赎避难所”指向基督,终极的受膏者(弥赛亚),他保护他的子民免受永恒的毁灭。大卫对上帝作为“我的力量,我的盾牌”(第7节)的信靠,与耶稣作为我们保护者的应许相呼应,如约翰福音10:11所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这种牧人意象直接与第9节相连,在那里上帝被请求“牧养”他的子民,这是耶稣完美体现的角色,引导我们穿过黑暗的幽谷,进入永恒的生命。 诗篇的主题还与耶稣的比喻相关,尤其是麦子与稗子的比喻(马太福音13:24-30, 36-43)。在这个比喻中,耶稣将天国描述为一块田地,麦子(义人)与稗子(恶人)一起生长,稗子是敌人所种。到了收割时,稗子被收集焚烧,麦子则被保存。新国王詹姆士版的马太福音13:41-43写道:“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有哀哭切齿之声。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这与诗篇28中对恶人面对公义(第4-5节)和上帝子民得救(第9节)的恳求相呼应。诗篇中的“作孽的人”就像稗子,生活在欺骗中,无视即将到来的审判,而义人,如大卫,信靠上帝的拯救。 另一个联系是坚持不懈的寡妇的比喻(路加福音18:1-8),它教导我们在祈祷中要持之以恒。新国王詹姆士版的路加福音18:7-8写道:“神的选民昼夜呼求他,他纵然为他们忍耐许久,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大卫在诗篇28中坚持不懈的呼喊,举手向上帝的圣所,体现了这种不懈的信心,相信上帝会垂听并采取行动。耶稣向我们保证,上帝会回应这样的祈祷,强化了诗篇从绝望到喜乐的转变(第6-7节)。 诗篇28的智慧对所有人都有启发,无论是否信徒。它揭示了一个分裂的世界:看见上帝真理的人与住在黑暗中的人。生活在黑暗中就是接受欺骗——无论是像恶人那样的虚伪,还是对上帝现实的无知。耶稣作为真理,刺穿了这黑暗,提供了通往生命的道路。然而,许多人仍然盲目,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3:19中所叹息:“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在此。” 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被呼召传递这光,将理解带给那些迷失在欺骗中的人。像大卫一样,我们必须向上帝呼求,信靠他的力量,然后通过我们的生活和言语宣告他的真理,邀请他人看见那位垂听的上帝。 诗篇28以成为上帝的子民、他的“产业”(第9节)、永远被牧养的呼召结束。这是一个邀请,让我们成为真理之子,而非黑暗之子。选择真理就是信靠耶稣,在他的救恩中喜乐,在一个被欺骗的世界中活出光明的生命。因此,让我们举起双手,不仅在祈祷中,也在行动中——向那些仍在黑暗中的人伸出手。做真理之子。拒绝欺骗的阴影。向磐石呼求,让你的心在永远垂听的上帝中欢欣。
Psalm 28: A Cry Heard, A Heart Rejoiced
Psalm 28, penned by David, is a heartfelt cry to God, a blend of desperation, trust, and triumphant praise. In the New King James Version, it reads: Psalm 28 To You I Will Cry, O Lord A Psalm of David. 1 To You I will cry, O Lord my Rock: Do not be silent to…
诗篇27:黑暗世界中的信仰灯塔
诗篇27由大卫撰写,是一篇在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对上帝信任的辉煌宣告。在《新国王詹姆斯版》中,其内容如下: 诗篇27 信仰的热烈宣言 大卫的诗篇 1 耶和华是我的光和我的救赎,我该惧怕谁呢?耶和华是我生命的保障,我该害怕谁呢? 2 当恶人来攻击我,要吞吃我的肉体,我的敌人和仇敌,他们绊倒跌倒了。 3 虽有军队安营攻击我,我的心也不惧怕;虽有战争兴起攻击我,我仍然有信心。 4 我向耶和华所求的一件事,我必追寻:愿我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耶和华的荣美,在祂的殿中求问。 5 因为在患难之日,祂必将我藏在祂的帐幕里,在祂帐幕的隐密处保护我,祂必将我高举在磐石上。 6 现在我的头必高举,胜过四围的敌人;我要在祂的帐幕里献上欢乐的祭;我要歌唱,是的,我要歌颂赞美耶和华。 7 耶和华啊,我用声音呼求时,求你垂听!也求你怜悯我,应允我。 8 你说:“寻求我的面。”我的心向你说:“耶和华啊,我必寻求你的面。” 9 不要向我掩面;不要在怒中赶走你的仆人;你一直是我的帮助;救赎我的上帝啊,不要离弃我,也不要撇下我。 10 即使我的父母离弃我,耶和华也必收留我。 11 耶和华啊,求你教导我你的道路,因我的敌人,引领我走平坦的路。 12 不要将我交在敌人的手中;因为有假见证人起来攻击我,还有吐露暴力的。 13 若不是我相信在活人之地必见耶和华的恩惠,我就早已灰心了。 14 要等候耶和华,要刚强壮胆,祂必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这首诗篇可能写于大卫生命中个人或国家危机时期——或许是在他逃离扫罗或亚撒龙叛乱期间——捕捉了一个深知背叛之痛和神圣保护安慰的人的心声。从历史角度看,大卫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动荡时代,部落冲突和政治阴谋层出不穷。作为牧羊人、战士和国王,他面对觊觎他生命的敌人,然而他对上帝作为“光和救赎”的信仰成为他的锚。上帝的“帐幕”和“会幕”意象反映了以色列人携带的圣所,这是上帝在旷野中同在的具体提醒,大卫将其隐喻为上帝的属灵避难所。 诗篇27的深层真理具有普遍共鸣。大卫大胆的问题“我该惧怕谁?”挑战我们面对自己的恐惧——无论是来自外部威胁、个人失败,还是生活的未知。上帝被描绘为真理和现实的创造者,是驱散欺骗和误解黑暗的光源。对于尚未看到这一点的人,诗篇暗示他们生活在一种属灵的黑暗中,在一个只提供短暂阴影的世界中摸索意义。大卫唯一的愿望是“住在耶和华的殿中”和“瞻仰耶和华的荣美”,表达了对与神圣连接的普遍渴望,渴望认识那使我们自由的真理。他对上帝保护的信心,即使被父母遗弃,也凸显了一个深刻的智慧:当人际关系动摇时,上帝的爱是坚定的。呼吁“等候耶和华”并勇敢面对,提醒我们信仰不是被动的,而是在上帝时机中的积极信任,这是所有在生活不确定性中航行的人的教训。 诗篇与耶稣的联系鲜明而深刻。大卫的宣告“耶和华是我的光和我的救赎”预示了耶稣在约翰福音8:12中的话语:“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绝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耶稣体现了大卫所信靠的光,是上帝作为道路、真理和生命的终极启示(约翰福音14:6:“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大卫渴望的“耶和华的殿”在基督里得以实现,祂通过自己的牺牲邀请我们与上帝相交。上帝将大卫安置的“磐石”(第5节)呼应了耶稣作为基石的角色(以弗所书2:20:“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大卫的恳求“寻求我的面”和他的回应“耶和华啊,我必寻求你的面”,反映了耶稣呼吁首先寻求神的国(马太福音6:33:“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耶稣的比喻进一步放大了这些主题。迷羊的比喻(路加福音15:4-7:“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反映了上帝对被遗弃的大卫的关怀,追寻那些在黑暗中迷失的人。浪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32)与第10节平行,上帝接纳被遗弃的人,欢迎他们回家。耶稣关于坚持祷告的教导(路加福音18:1-8,坚持不懈的寡妇的比喻:“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与大卫“等候耶和华”的呼吁相呼应,鼓励坚定的信仰。这些比喻展示了上帝不懈的爱和从欺骗走向真理的邀请。 诗篇27还谈到了我们作为信徒的使命。那些生活在黑暗中——被欺骗或误解所困——不应被审判,而应被邀请进入光明。大卫对上帝良善的信心,即使在敌人环绕中,也激励我们与他人分享这一真理。我们被呼召成为灯塔,向那些在阴影中跌倒的人反映基督的光,表明上帝是现实的创造者,耶稣是通往真正生命的道路。诗篇最后的劝勉“等候耶和华”不仅是个人鼓励,也是共同的使命,勇敢地生活,相信上帝会坚固我们,引导他人走向祂。 在一个常常被困惑笼罩的世界中,恐惧和虚假可能掩盖真理,诗篇27如同一声响亮的号角。它敦促我们拒绝黑暗和欺骗的枷锁,拥抱我们作为真理之子的身份。让我们寻求上帝的面,信靠祂的救赎,大胆宣扬祂的光,邀请所有人认识那道路、真理和生命的主。做真理之子,引领他人从阴影走向上帝光芒四射的同在。
Psalm 27: A Beacon of Faith in a World of Darkness
Psalm 27, penned by David, is a radiant declaration of trust in God amidst a world fraught with fear and uncertainty. In the New King James Version, it reads: Psalm 27 An Exuberant Declaration of Faith A Psalm of David. 1 The Lord is my light and my salvation; Whom shall I fear? The 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