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16是大卫的一首密克唐,深刻表达了对神同在的信心和喜乐。这首诗篇归于大卫,反映了他对神作为避难所和产业的深深信靠,同时也预言性地指向基督的复活(使徒行传2:25-28,13:35)。对于那些认识神的人——神的儿女、真理之子和光明的儿女——它彰显了信靠、真理、光明和生命的现实。相比之下,它简短却有力地描述了被虚假欺骗者的悲哀。本评论将探讨这些主题,分析被欺骗者的特征,并思考信徒对仍迷失在妄想中的人的责任,最后以一个比喻来阐明这些真理。
诗篇16(新国王詹姆斯版,NKJV)(中文翻译)
1 神啊,求你保守我,因为我投靠你。
2 我的灵魂对耶和华说:
“你是我的主,
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3 至于地上的圣徒,
“他们是尊贵的,我以他们为乐。”
4 那些急于追随别神的,
他们的愁苦必加倍;
他们的血祭我必不献上,
也不在我的唇上提他们的名号。
5 耶和华啊,你是我产业的份和我的杯;
你保守我的产业。
6 我的地界落在佳美之处;
是的,我有美好的产业。
7 我要称颂那赐我训诲的耶和华;
我的心在夜间也教导我。
8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
因他在我右边,我必不动摇。
9 因此我的心喜乐,我的荣耀欢呼;
我的肉身也安然居住在盼望中。
10 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
也不让你的圣者见朽坏。
11 你必指示我生命的道路;
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
在你右边有永远的福乐。
信徒的主题:信靠、真理、光明和生命
诗篇16揭示了信徒与神关系的四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信靠、真理、光明和生命。真理是现实,存在的根基,引领至生命,这些主题反映了生活在这一现实中的人的蒙福状态。
- 信靠:大卫以真挚的祈求开始,“神啊,求你保守我,因为我投靠你”(第1节),奠定了信靠作为信仰根基的地位。这种信靠是主动且有意的:“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必不动摇”(第8节)。对信徒而言,信靠神带来不可动摇的稳固与平安,即使在试炼中也是如此。
- 支持经文:箴言3:5-6(NKJV) –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 中文翻译:你当全心依靠耶和华,不要倚靠自己的智慧;在你一切的道路上,都要承认他,他必引导你的路径。
- 真理:真理是现实,神是其源头。大卫宣告:“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第2节),确认一切良善和现实皆从神而来。这真理实际地引导信徒:“我要称颂那赐我训诲的耶和华”(第7节)。认识神意味着与引领至生命的终极现实对齐。
- 支持经文:约翰福音14:6(NKJV) – “耶稣对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 中文翻译:耶稣对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通过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
- 光明:光明代表神的引导和神同在的喜乐。大卫写道:“你必指示我生命的道路”(第11节),这是一条由神真理照亮的道路。信徒作为光明之子,行在这清晰之中,远离欺骗的黑暗,喜乐为伴:“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第11节)。
- 支持经文:约翰福音8:12(NKJV) –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 中文翻译:耶稣再次对他们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绝不会在黑暗中行走,必定得着生命之光。”
- 生命:诗篇以永生的应许达到高潮:“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让你的圣者见朽坏”(第10节)。这在基督复活中得以应验,这一盼望确保信徒有超越坟墓的生命,标志着“永远的福乐”(第11节)。扎根于真理的生命对神的儿女而言是丰盛且永恒的。
- 支持经文:约翰福音10:10(NKJV) –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 中文翻译:盗贼来,只为偷窃、杀害和毁坏;我来,是要让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这些主题交织在一起,描绘出认识神的人丰富而充满活力的存在,生活在祂的现实世界中。
那些不认识神的人的特征
诗篇16将信徒的蒙福状态与那些不认识神、被虚假欺骗、信靠自己理解、活在虚假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形成对比。这种妄想使他们与健康和生命分离,导致终极的疯狂。
- 追逐虚假:大卫指出,“那些急于追随别神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倍”(第4节)。这些人追逐偶像——虚假的神或现实——它们承诺满足,却只带来妄想。虚假是伪造的现实,是来自“谎言之父”的谎言(约翰福音8:44)。
- 支持经文:申命记32:21(NKJV) – “他们以那不是神的激起我的嫉妒,用他们虚无的偶像惹我发怒。”
- 中文翻译:他们用那不是神的激起我的嫉妒,用他们虚无的偶像惹我发怒。
- 愁苦加倍:活在欺骗中的后果是愁苦加倍(第4节)。拒绝真理,他们拥抱无法支撑他们的虚假现实,导致绝望和空虚。他们对自己理解的信靠证明是徒劳的。
- 支持经文:罗马书1:21-22(NKJV) –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
- 中文翻译:因为他们虽认识神,却不以神为神荣耀祂,也不感恩,他们的思想变得虚妄,愚昧的心就昏暗了。自以为聪明,反而成了愚昧。
- 与健康和生命的分离:虚假导致与神——健康和生命之源的疏远。大卫拒绝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血祭我必不献上,也不在我的唇上提他们的名号”(第4节)。这种分离使他们的心智昏暗,最终导致疯狂——一种与现实脱离的生活。
- 支持经文:以弗所书4:17-18(NKJV) – “所以我在主里说,你们行事为人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思行事;他们的悟性昏暗,因为他们心中的无知和刚硬,与神的生命隔绝了。”
- 中文翻译:因此,我在主里说,你们行事为人不可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思行事;他们的悟性昏暗,因心中的无知和刚硬,与神的生命隔绝了。
被虚假欺骗的人生活在悲惨的妄想中,与医治和赋予生命的真理隔绝。
信徒对被谎言之父欺骗者的责任
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认识神为现实和真理的信徒,诗篇16激发了一个问题:我们对仍被谎言之父欺骗的人有何责任?耶稣通过教导和示范了这份责任,呼召真理之子采取行动。
- 宣扬真理:作为现实的承载者,我们必须分享解放的真理。耶稣说:“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上,为要给真理作见证”(约翰福音18:37,NKJV)。我们在大使命中回应这一呼召:
- 马太福音28:18-20(NKJV) –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阿们。”
- 中文翻译:耶稣上前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因此,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导他们遵守,我必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阿们。
- 活出光明:我们的生活必须反映神的现实,在被欺骗的世界中发光。耶稣宣称:
- 马太福音5:14-16(NKJV) –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 中文翻译:你们是世上的光。城建在山上,是隐藏不了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亮全家。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让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 展现怜悯:耶稣以爱心接触被欺骗者,如井边妇人(约翰福音4章)和撒该(路加福音19章)。我们必须以怜悯接触那些在虚假中的人,提供盼望而非审判。
- 引导至生命:通过宣扬真理和活出光明,我们引领他人从妄想走向现实,履行耶稣带来丰盛生命的使命(约翰福音10:10)。这需要耐心、祷告和持续的见证。
我们的责任,正如耶稣所示范的,是积极引领被欺骗者走向恢复健康和生命的真理。
两个花园的比喻
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两个花园。第一个花园由真园丁照料,盛开着鲜艳的花朵,清澈的溪流和挂满果实的树木。它的看守者受园丁智慧的引导,生活和谐,面容洋溢着健康和喜乐。他们知道花园的路径,由太阳的真光照亮,通向永恒的生命。
第二个花园由一个狡猾的冒充者掌管,是一片荆棘和幻影的迷宫。它的居民被虚假的承诺欺骗,在昏暗闪烁的光芒下劳作,追逐化为灰烬的苦果。他们的手流血,心灵痛苦,却信靠冒充者的谎言,对周围的朽坏视而不见。
一天,第一个花园的看守者走近第二个花园。看到一个疲惫的居民,她呼唤道:“来吧,真园丁赐予生命!离开这虚假之地,找到现实。”居民犹豫,紧握着他的荆棘枝,但她的仁慈触动了他。她在边缘留下了一颗她花园的种子,低语道:“种下它,看看吧。”
几天后,一株小小的嫩芽突破了贫瘠的土壤,它的光芒刺破了阴霾。居民被它的应许吸引,跟随它来到第一个花园,真园丁在那里欢迎他进入生命。
结论
诗篇16揭示了认识神的美好:信靠使我们稳固,真理使我们与现实对齐,光明引导我们,生命以永恒的喜乐充满我们。对于真理之子,这是我们的产业。然而,它也揭示了被虚假欺骗者的悲哀,他们迷失在虚假的现实中,走向疯狂和死亡。
正如耶稣所示,我们的责任是明确的:我们必须宣扬真理,活出光明,以怜悯对待被谎言缠绕的人。两个花园的比喻提醒我们,即使是一颗小小的真理种子也能突破妄想,引领他人走向生命。愿我们活出诗篇16的应许——“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并引领他人进入那同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