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真理似乎难以捉摸、欺骗无处不在的世界里,诗篇9如同一座希望与明晰的灯塔。这首古老的感恩与赞美之歌,相传由大卫王所作,颂扬神的公义与保护,同时鲜明地对比了神真理的现实与人类欺骗的幻象。诗篇9的核心揭示了神是现实之神——祂的审判真实,祂的避难所真实,祂的应许确凿。信奉并跟随祂的人从幻象的阴影中走出,步入真理之光,而拒绝祂的人则被困在谎言的世界里。
大卫的背景:奋斗与胜利的一生
大卫,一个从牧羊人成为以色列王的传奇人物,在他充满战斗、背叛和胜利的一生中写下了诗篇9。诗篇的题记为“交与伶长。调用‘慕拉便’。大卫的诗”(NKJV),表明它是为了公开敬拜而作,可能反映了对从敌人手中得救的感激之情。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神信实的见证;对于所有读者来说,它反映了人类在混乱中对公义与真理的渴望。
第1-2节:诚实的赞美
大卫以真挚的心开始:“耶和华啊,我要一心称谢你;我要传扬你一切奇妙的作为。”(第1节,NKJV)他的赞美不是虚饰或空洞的言辞,而是诚挚的感恩之情。这为扎根于现实的生活定下了基调,拒绝在敬拜中的虚伪或欺骗。跟随神就是拥抱真理,坦诚地生活在现实之神面前,而幻象则在半心半意和虚伪中滋长。
第3-6节:真理战胜谎言
大卫庆祝胜利:“我的仇敌转身退去的时候,他们一见你的面就跌倒灭亡。”(第3节,NKJV)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失败,更是真理对谎言的胜利。在圣经中,恶人常常与欺骗联系在一起(诗篇5:9),而神则体现了真理(约翰福音14:6)。敌人在神面前的灭亡表明现实穿透了幻象。正如大卫所言:“你曾斥责外邦,你曾灭绝恶人。”(第5节,NKJV),这肯定了谎言在现实之神面前无法立足。
第7-10节:神是真理的锚
在这里,神是公义的审判者和避难所:“惟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他已经为审判设摆他的宝座。”(第7节,NKJV)祂的公义是不可动摇的真理,是当人类阴谋消逝时依然存在的现实。对于受压迫者,祂是“患难时的避难所”(第9节,NKJV),提供真实的保护,而不是短暂的安全幻象。“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第10节,NKJV)表明对神的信仰使我们与现实对齐,而否认祂则让我们在阴影中摸索。
第11-14节:诚实的敬拜与恳求
大卫呼吁赞美:“你们要向住在锡安的耶和华歌颂;将他的作为传扬在众民中。”(第11节,NKJV)这是对诚实的召唤——分享神真实作为的故事,而不是编造的传说。他的恳求,“耶和华啊,求你怜悯我!”(第13节,NKJV),同样真诚,是一个认识自己局限的人的呼求。跟随神意味着与祂和他人真实地生活,而欺骗则筑起隔离我们的幻象之墙。
第15-18节:欺骗的自我毁灭
恶人的命运生动鲜明:“外邦人陷在自己所掘的坑中;他们的脚在自己暗设的网罗里缠住了。”(第15节,NKJV)欺骗——隐藏网罗——导致他们自己的毁灭,这是谎言如何缠住其创造者的隐喻。相比之下,“耶和华以审判彰显自己。”(第16节,NKJV)揭示了祂的现实。恶人迷失在幻象中,面临死亡(“恶人必归阴间”,第17节),而谦卑者则找到希望(“困苦人的指望必不至永远灭没”,第18节)。真理胜出;幻象崩溃。
第19-20节:现实揭示人类的脆弱
大卫的结束恳求发人深省:“耶和华啊,求你起来,不容人得胜;愿外邦人在你面前受审判。”(第19节,NKJV)他请求神向人类展示其局限:“使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人。”(第20节,NKJV)这剥去了人类无敌的幻象,让我们扎根于对现实之神的依赖中。生活在真理中就是接受我们的脆弱并信靠祂。
选择现实:一个普世的呼唤
诗篇9对比了两种路径:与神的现实或无祂的幻象。跟随祂的人生活在真理中——敬拜中诚实,公义中坚定,苦难中充满希望。不跟随祂的人则被谎言缠住,追逐崩塌的幻象。对于基督徒来说,这现实是神的同在和应许。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是对正直、同情和谦卑的普世呼唤。
让我们尽我们所能选择现实——寻求真理,实践诚实,拥抱我们的人性。当世界的重担压迫时,休息并将你的信仰寄托在神——现实之神,祂的真理永远长存。
选择成为真理之子,Tekna T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