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24(新国王詹姆斯版,NKJV)
大卫的诗篇
1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耶和华;
世界和居住在其中的,也是如此。
2 因为祂在海上奠定了地的根基,
在水面上建立了它。
3 谁可登耶和华的山?
谁可站在祂的圣所?
4 手洁心清的人,
不向偶像举魂的人,
也不虚伪起誓的人。
5 他必从耶和华那里得祝福,
从救他的神那里得公义。
6 这是雅各,是寻求祂的那一代,
寻求你面的人。细拉
7 众门啊,抬起你们的头!
永恒的门啊,向上抬起!
荣耀之王将要进来。
8 这荣耀之王是谁?
耶和华,坚强有力,
耶和华,在争战中有能。
9 众门啊,抬起你们的头!
永恒的门啊,向上抬起!
荣耀之王将要进来。
10 这荣耀之王是谁?
万军之耶和华,
祂是荣耀之王。细拉
诗篇24是大卫所作的一首凯旋之歌,很可能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庆祝约柜进入耶路撒冷时创作的,正如撒母耳记下6:12所述:“大卫就去,欢欢喜喜地将神的约柜从俄别以东的家中抬到大卫城”(NKJV)。这一事件标志着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属灵中心的重大时刻,约柜象征着神的同在。大卫,这位面对来自非利士人等外敌和内部纷争的战士之王,写下这首诗篇,以宣扬神的至高权柄并激励人民敬拜。诗中“荣耀之王”进入时门抬头的意象暗示了一场盛大的游行,可能是在约柜进入城时唱诵,充满了喜乐与敬畏。这一历史背景使诗篇植根于一个共同庆祝的时刻,但其真理对每一代人都具有启发意义。
诗篇以一个普世的宣告开篇:“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耶和华;世界和居住在其中的,也是如此”(诗篇24:1 NKJV)。这提醒我们,一切都属于神,这是一个令人谦卑的真理,呼召我们做生命的管家,而非主人。这一真理在诗篇50:10中得到呼应:“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NKJV),强化了神的统治权。诗篇接着提出一个关键问题:“谁可登耶和华的山?谁可站在祂的圣所?”(诗篇24:3 NKJV),答案是:“手洁心清的人,不向偶像举魂的人,也不虚伪起誓的人”(诗篇24:4 NKJV)。这与诗篇15:1-2相呼应:“耶和华啊,谁可住在你的帐幕里?谁可居住在你的圣山上?就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真话的人”(NKJV)。对所有人而言,这是一个呼召,要以正直生活,拒绝虚假,追求真诚——这种智慧超越文化与时代,敦促我们将行动和心与神的真理对齐。
对基督徒而言,诗篇24充满了弥赛亚的盼望,指向耶稣作为荣耀之王。胜利的呼喊:“众门啊,抬起你们的头!永恒的门啊,向上抬起!荣耀之王将要进来”(诗篇24:7, 9 NKJV),预示了基督的升天和再来。使徒行传1:9-11描述了祂的升天:“说了这话,他们正看的时候,祂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便看不见祂了。当祂往上去,他们定睛望天的时候,忽然有两个人身穿白衣,站在旁边,说:‘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NKJV)。启示录19:11-13, 16进一步描绘了祂的再来:“我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忠信真实,祂审判争战都凭公义。祂的眼睛如火焰,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又有写着的名字,除了祂自己没有人知道。祂穿着溅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神的道……在祂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万王之王,万主之主”(NKJV)。诗篇将王描述为“坚强有力,在争战中有能”(诗篇24:8 NKJV),反映了耶稣对罪和死的胜利,使祂成为这位荣耀之王的终极实现。
诗篇对纯洁和寻求神的呼召也与耶稣的教导相呼应,特别是在祂的比喻中。“手洁心清”的要求(诗篇24:4 NKJV)与八福相符,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 NKJV)。这种纯洁不是完美,而是对神全心奉献,这一主题在撒种的比喻(马太福音13:3-9, 18-23)中得到回响,耶稣描述种子落在好土上:“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马太福音13:23 NKJV)。正如诗篇呼召寻求神面的世代(诗篇24:6),撒种的比喻强调对神真理敞开的心,结出丰硕的生命。同样,十个童女的比喻(马太福音25:1-13)强调为王的到来做好准备,与诗篇呼召为荣耀之王预备相呼应:“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马太福音25:6 NKJV)。这些比喻强化了诗篇的邀请,要以警醒和奉献生活,准备好迎接基督。
诗篇24是一个永恒的呼召,要认识神的至高权柄并在祂的同在中追求圣洁。其信息——神拥有一切,纯洁开启通向祂的道路,荣耀之王至高统治——触动每一颗心。无论我们面对现代的争战还是个人的挣扎,诗篇敦促我们以真诚寻求神,信靠祂的公义引导我们。在耶稣里,这些真理变得鲜活:祂是凯旋进入的王,洁净我们的心,邀请我们进入神的同在。通过祂的生平和教导,特别是在撒种和十个童女等比喻中,我们看到一条道路,通向尊荣荣耀之王的生活,准备好祂的再来。